河里,鱼虾嬉戏的场景又回来了;河边,村民们又开始淘米洗菜―――江南水乡的灵秀韵味正在青浦逐步恢复。这些让人欣喜的变化,归功于青浦在全区范围里开展的规模前所未有的“千河整治”行动,2年半投资2亿多元,将全区几乎所有的河道都“刷新”了一遍。
青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,自古就有“百河绕村镇,千桥卧碧波”之誉。古往今来,遍布全区的江河湖泊,润泽着青浦的人文和经济环境。水是青浦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,青浦区委、区政府充分认识到做好“碧水”文章的重要性―――面向未来,水是青浦新一轮发展必须依托的核心资源。随着青浦“一城三片一带”产业布局的不断推进,不管是现代农业、商贸服务业,还是休闲旅游业的发展,都离不开水这个载体和媒介。加快农村水环境治理,是建设“绿色青浦”不可或缺的基本战略。
2006年9月,区委、区政府在连续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基础上,响应全市“万河整治行动”,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新农村建设目标,在全区启动了“千河整治”,这次行动与以往小打小闹的河道整治不同,要将全区镇村河道基本全部整治一遍。这在青浦近代以来的历史上,也堪称前所未有。
据记者了解,“千河整治”2年多来共整治河道1293条段、1322公里,基本覆盖了全区11个镇、街道的所有镇村级中小河道。整治的建设标准之高也是前所未有,在市里提出的标准基础上,青浦制定了“底泥疏浚、截污治污、沟通水系、整治岸线、长效管理、修复生态”六大工作目标和“河床断面、面清岸洁、河岸绿化”三大整治标准,同时结合国家卫生城区等创建活动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滚动实施,兴建了一大批污水处理设施,开展了大规模水产养殖网箱拆除和畜禽整治,克服、解决了沿河违章拆除、排泥场落实、青苗补偿等困难和瓶颈。“千河整治”行动带动了河道上海保洁万人就业项目,解决了大批农民的就业问题。整个“千河整治”行动总投资超过2亿元,其中市、区两级财政补贴近1亿元;镇、村配套约1亿元。
“千河整治”通过底泥疏浚,增加了2000多万立方米的河道调蓄容量,约占全区河道常水位调蓄总量的五分之一。据2006年以来连续三年对全区71条河道水质跟踪监测的数据显示,这些河道中三类水由2006年的3.4%增加到2008年的11.3%,而劣五类水则由2006年的35.6%减少到2008年的16.9%。清理淤泥,增强了河道调蓄能力;整修边坡,加大了河道过水断面;清障沟通,加快了排水流速。
2005年8月,台风“麦莎”来袭,青浦24小时累计降雨量达到140毫米,全区7万亩农田受淹;2007年10月,台风“罗莎”来袭,青浦24小时累计降雨量达到170毫米,全区却仅有2万亩农田受淹―――降雨量增加30毫米,农田受灾面积减少5万亩,是“千河整治”发挥了显著的防汛减灾作用。
由于整治彻底、成效显著,不少群众要求扩大整治范围,一些人大代表通过书面意见的方式要求将计划外河道纳入整治范围,“千河整治”行动受到了全区居民的欢迎和支持。
整治后生态优美、碧波荡漾的河道,不仅居民欢喜,也提升了青浦的投资环境,为吸引世界一流企业落户集聚增加了筹码,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态旅游业增添了灵气。今年,市政府明确要求加快农村自来水管网改造,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力度,推进村沟宅河整治,保护乡土风貌和水乡景观,加强社会事业、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配套发展。"千河整治"后,青浦将继续着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,巩固整治成果,同时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确保水乡水长清、天长蓝。